top of page
自我評估及心得
一、​林勇杰

從寒假開始教授就有幫我們安排多方學習,自然語言、影像辨識、python、大數據各方面,即使很多技術在專題不會用到,但一系列的課程跟作業也替我們打了相關基礎。專題報告時教授會用自己的經驗幫助我們,專題的部分很多地方我們想的不夠仔細,教授提出的問題幫我們很多,也感謝教授讓我們跟研究生一起上課,雖然學長們報告的內容很難懂,但了解到一些產業時事問題,是難得的學習機會。現在製作報告時會邊想問題我還能怎麼處理、教授可能會問到什麼我要先了解才能回答,透過這個學期的報告,思考的方面稍微多了一些。

二、​陳俊安

一開始選教授的時候,儘管先前對於這一年來會學到的新技術都完全不了解,但抱著對這領域的熱忱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邱昭彰教授並跟著他做專題。在升三下前的那個寒假開始,教授就替我們安排了寒訓。在寒訓中,我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與技術,像是QLikView、YOLO、Bert、Autoencoder、RL、UiPath、TextRank、爬蟲,以及許多NLP的相關知識,而我們的專題也是以NLP的技術來達成。我覺得邱昭彰教授最令我佩服的一點就是他很樂意一直嘗試新的領域與技術,並帶領我們大家一起學習研究。對於就讀資訊科系的我們,這是個很好的挑戰與值得學習的心態。倘若有可以使我們專題成果變得更好的技術,教授也會給予我們建議並希望我們能學習其相關技術與知識來讓我們的專題成果變得更好。在跟著教授做研究的這一年中,我們不僅學到了許多專業知識,也學到了許多課堂學不到的技巧,像是製作簡報的能力、報告台風與談吐...等,這些都是其他地方很難學習到的。期許未來自己也能帶著一樣的心態繼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三、鄒佩蓁

在剛開始選教授的時候,詢問了好幾位教授也覺得各有擅長的領域,而與邱昭彰教授對談過程中,認為教授的講話方式非常有吸引力,也充滿了內涵及文學教養,最重要的是,教授會定期督促進度,不會有讓我們偷懶的空間。在邱昭彰教授的帶領下,我看到了與以往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大多數教授都是背書、特定資料的方式,而教授則是針對目前正流行領域的技術,一點一滴培養我們,認識技術、思考如何運用在生活中、比較同性質技術和進行實作更了解技術,這樣不僅讓我們主動學習,也能讓我們印象更深刻。經過幾個月後,在技術方面有學到了一些平常課程完全沒見過的項目,覺得科技很新奇也蠻有發展的,在分配時間上也做了改變,由於私下有另外的課程安排,在專題課程進行必須要做好時間規劃才不會太勞累,期許自己在剩下的專題時間,能加強閱讀文獻的能力及口頭報告的能力,也希望自己能不斷累積自身實力、經驗,保持對新知識的好奇心。

bottom of page